在云计算这个赛场上,谷歌似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尴尬的存在。
说它“广为人知”,是因为人人都熟知谷歌搜索引擎;说它“有点陌生”,也是因为在有关云计算的排行中,独占鳌头的亚马逊和一路高歌的阿里云吸引了大部分目光,谷歌在做什么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和知晓。
人人都知道是亚马逊AWS在云计算的市场上占了先机,但没想到的是,首次提出“云计算”这个概念的,其实是谷歌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
第一阶段(2006年-2008年):2006年8月9日谷歌在搜索引擎大会(SES San Jose 2006)上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后谷歌开始研究云计算平台,但仅仅过去十几天亚马逊便抢先一步向公众开放的自己的云服务平台。
最终谷歌的程序引擎Google App Engine(简称GAE)于2008年4月对外发布,此时姗姗来迟的谷歌已经比亚马逊晚了一年多的时间。
第二阶段(2008年-2015年):谷歌庞大的搜索引擎、邮件等产品发展势头正盛,因而在这段时间里谷歌似乎并没有把重心放在云计算上,这种情况也一直持续至2015年亚马逊首次对外披露云服务的财务数据时。
在财报中2014年亚马逊AWS营收高达46亿美元,并且亚马逊还预计2015年将增长49%至62亿美元。此时的谷歌猛然惊醒,随后便迅速挖来了云计算公司VMware 的联合创始人戴安·格林(Diane Greene),以期将云计算服务拉上正轨。
第三阶段(2015年至今):戴安·格林自上任以来从竞争对手那里抢来了不少大客户,但因为落后时间过长,三年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未看到明显成效,亚马逊和微软依然排在前列。
2018年底戴安·格林离职,继任的是前甲骨文执行官托马斯·库里安(Thomas Kurian)。库里安自2015年以来一直担任甲骨文的产品开发总裁,他本人也被认为是除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之外甲骨文里无可置疑的最重要人物。2月12日这位谷歌云的新CEO宣称要加码云计算销售投入,意图与对手亚马逊及微软进行一番较量。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谷歌的云业务还“有戏”吗?
不少媒体都将谷歌云的踟蹰不前归因于戴安·格林,但事实是恣意生长八年时间带来的影响任谁都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轻易在短时间消除。
虽然云计算这个概念是在2006年由谷歌首次提出,但它并不是个新鲜事物。
早在1999年Salesforce就将传统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搬上了网页,这是最早出现的云服务即SaaS服务。也正是因为Salesforce的行动比云计算概念的提出整整早了七年,在其他人还对云计算发展抱有疑虑的时候它已是稳坐美国CRM领域头把交椅的“霸主”。
再来看谷歌,由于运营维护着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mail、Google文档和相册等面向个人的云服务产品,加之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的实际收入多年来一直未公开,有恃无恐的谷歌对企业云服务板块并不上心,而是只专注于目前已有的云服务产品。
“认知早但起步晚”的谷歌未能看清云计算的发展前景,自GAE发布以来谷歌就在很长一段时间未更新相关的产品,直到2011年10月,谷歌才又推出了升级后的云计算平台,英文是Google Cloud Platform,简称GCP。随后谷歌又陆续推出了好几个相关产品,将新功能补充到了平台上。
云计算发展迅速,等谷歌意识到自己在主战场迷茫已经太久时,竞争对手们早已经占尽先机且变得实力强劲。2015年云计算市场上AWS 已经占据了最大份额,紧随其后的是微软、IBM,Google 不但排在第四位而且份额仅占亚马逊的 1/9。
一般来讲,只一步落后不代表没有奋起直追的可能,在互联网领域弯道超车的人也大有人在。但云计算确实不同,它需要早期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基础技术研发和实践,这样的“厚积累”需要的不仅是资金,同时也需要时间。另外,由于几大巨头早已纷纷进入,竞争者成长迅猛且已逐渐形成垄断之势。
目前,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超过七成都被“3A”阵营(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拿走,这其中独占鳌头的就是亚马逊。
亚马逊AWS于2006年推出,作为美国最大的电商公司,亚马逊大规模电子商务服务实践的经验非常丰富,这一实践过程也正是为云计算提供技术储备的过程,当服务规模足够大时云计算平台的构建也就能应运而生。
而云计算的众多客户正是和亚马逊一样的商务客户,他们虽然没有像亚马逊一样庞大的规模,但他们的需求是相似的。亚马逊将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当成商品卖给这些与自己相似的客户,自然是既知客户需求又知客户痛点。
2008年谷歌微软纷纷进军云服务市场,在这种行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已推出公有云服务的亚马逊AWS顺势推出了私有云服务。私有云帮助亚马逊从相对保守的企业那里又争取到了更多的业务,同时从2012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的开发者大会也在帮助亚马逊建成日益强大的用户社区。
201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价值6亿美元的高利润私有云合同最终选择了AWS而放弃了IBM,AWS作为企业级云供应商的资质被进一步认可,此次政府的认证又一次为AWS快速发展助力。
2015年AWS46亿美元的营收数据不仅让外界知道了亚马逊的实力,也让大众清楚地认识到了云计算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今AWS成为了亚马逊最赚钱的业务,2018年前三季度亚马逊总利润78.83亿美元,而AWS就贡献了51亿美元,占总利润65%。独领风骚的亚马逊如今也已从单纯云服务的提供者发展成为全球云生态的构建者,在物联网、AI等等技术加持下成长为了全球最广泛深入的云平台。
除了亚马逊AWS,谷歌还有一个“同岁”的竞争对手——微软Azure。
“云计算是微软的又一次机遇。”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将Azure视为继Windows NT之后微软最重要的产品,且与微软的未来息息相关。多年来微软在操作系统以及一系列办公软件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同样有广泛的影响力。
例如许多微软的客户都已同微软签订了“企业协议”(Enterprise Agreement),这个协议就可以被用来鼓励客户使用Azure服务。
虽然入局稍晚,但“云计算为先、移动为先”的转型口号就能够看出微软对加码云计算的雄心壮志。
自从2008年发布云计算战略和云计算平台Windows Azure Platform后,微软可以说是马不停蹄地进行着云服务的更新和拓展,即使是亚马逊处于明显优势但微软也在一步步快速蚕食着亚马逊的优势,占据着有影响力的市场份额并不断扩大。
2016年微软耗费260亿美元收购职场社交网络平台 LinkedIn,其在增加企业用户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2018年6月微软又以75亿美元的额价格收购代码开源社区 GitHub,微软的云服务实力也因此进一步增强。
从 Windows转移至云服务的微软的的确确是打造出了成功的云计算产品,而Azure也带领着微软在2018年收入突破千亿大关。
谷歌云失落很多年
站在前三甲里的竞争者,除了老面孔亚马逊和微软还有一个来自中国的阿里云。
在2018年亚马逊的re:Invent大会上,AWS的CEO Andy Jassy展示出了全球云计算产业格局,阿里云以占据4.6%市场份额的成绩打败谷歌跻身前三甲。
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同为电商出身因此也拥有着和亚马逊相同的优势,同时“来自中国”这个标签不仅仅意味着阿里云占据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优势,因政策的影响这个优势还被扩展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阿里云ET城市大脑已经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落地。
云计算市场上竞争激烈,谷歌不得不花重金来组建强大的人才队伍来应战,于是便找到了昔日VMware掌门人戴安·格林(Diane Greene)来掌舵谷歌云服务。
戴安·格林在谷歌第一个世界级云客户大会Next 2016会议上发表关于“解决关于谷歌云以及企业问题”的演讲中设定了一个大胆的目标,那就是让谷歌弯道超车云服务领域的竞争对手亚马逊和微软。
在入职后的七个月内,她组建起了企业销售和客服团队,制定了推广计划,同时还设立CTO办公室专门为大客户处理各种技术、设计或定制问题,创立Global Alliance(全球联盟)计划,与全球大型企业进行合作。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她成功从亚马逊的客户中把苹果公司给挖来,而且还争取到了如21世纪福克斯、迪士尼、纽约时报、印象笔记、eBay、PayPal、Etsy、Fitbit、HubSpot、Shopify、Twitter和Zendesk这些知名大客户。
这样的变革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几年时间下来谷歌云的成绩却依然远低于预期,谷歌的基因——工程师文化成为了谷歌最大的拖累。
从谷歌创立之初,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就曾一直强调要雇用有工程经验的人才,即使是不需要技术背景的岗位也是如此。虽然现在的谷歌也接受了众多无技术背景的员工,但技术人员仍然要比其他人更受重视。
爆料人阿米尔·埃弗拉提(Amir Efrati)曾写到一次谷歌的销售会议,会议上佩奇感谢销售团队称他们“帮助收回了钱”,但日常他对工程师们的称赞则是“创造一流的产品,这些产品正在改变整个世界”。
销售人员不仅感觉这是种挖苦,更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谷歌这个王国里的二等公民。
这种工程师文化不仅让非技术员工受挫,更让谷歌忽视了售出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客户体验。
知名财务和人力资源软件企业Workday的遭遇印证了这一点,2016年在Workday挑选云计算服务商时将亚马逊AWS和谷歌云同时列入了考虑范围,在一番比较之后他们便断然转向了亚马逊。“谷歌云完全没有考虑过大企业在运营、经济性以及实际业务需求。”Workday的技术负责人后来向业界解释这一选择时这样说道。
技术强大不等于满足需求,技术深藏在产品内部,但是否满足自身需求、体验是好是坏都是客户能直接触及到的。兜售技术的卖方市场早已是过去式,与客户需求脱节的服务商必定是无法做好服务的,因此被客户所弃也就不足为奇了。
谷歌云成绩屡次低于预期,支撑整个谷歌云的团队内部问题重重也是原因之一。
2016年11月世界人工智能顶级专家李飞飞加入谷歌,担任谷歌云人工智能机与器学习首席科学家(Chief Scientist, Cloud AI & ML),2018年9月她宣布离开谷歌重回斯坦福任教。
2016年11月,李佳从Snapchat 离职,与李飞飞一同加入谷歌共同领导谷歌云的机器学习部门,2017 年11月她开始担任谷歌 AI中国中心总裁。2018年在李飞飞离职后仅50天李佳宣布离职。
2017年戴安·布莱恩特(Diane Bryant)从供职25年以上的英特尔离职加入谷歌出任Google Cloud首席运营官,仅七个月后她便宣布从Alphabet云计算部门离职。
2015年被谷歌重金搬来的救兵戴安·格林(Diane Greene)成为了Sundar Pichai亲自任命的谷歌云计算负责人。2019年1月,戴安·格林选择离职卸任谷歌云CEO,这一位置将由甲骨文前高管Thomas Kurian 继任。
高管接连离职的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人事连续的动荡似乎也向众人表明:谷歌在云计算市场上的式微已经显而易见。
据悉,在戴安·格林任职过程中曾与谷歌高管有过多次意见冲突,这些冲突一方面来源于谷歌“与用户脱节”的问题难以解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个来自于美国国防部的项目。
2017年美国五角大楼宣布成立代号为Project Maven的“算法战跨职能小组”(AWCFT),其主要目标是使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来帮助分析数千小时的ISIS监控录像。
这笔大单子对各大人工智能巨头都极具诱惑力,Google国防销售团队的艾琳·布雷克(Aileen Black)谈到Project Maven交易时,将其描述为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巨头之间长达5个月的竞争”。
谷歌因为过硬的技术支持,幸运的抢先签下了这个大单子,但没想到的是谷歌内部因此引发了极大争议。三千多名员工联名上书抵制谷歌与五角大楼合作,随后上百名学者二次上书,数十名员工离职……谷歌这样改变世界的公司怎么能将技术用于军事和战争呢?
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决定听取抗议者的意见,取消合同来避免谷歌的道德风险,但此时戴安并不希望交易被喊停,因为这笔单子会成为未来和政府展开广泛合作的入口,这可能是谷歌赶超亚马逊和微软最好的机会了。
“这是媒体损坏Google声誉的绝佳机会。你们大概听说过伊隆·马斯克的评论,他认为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Google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在邮件中说。最终谷歌不得不放弃这次和军方的合作,之后也决定退出了价值高达100亿美元的五角大楼云计算合同JEDI的竞标。
确立起人工智能“道德原则”的谷歌承诺禁止开发用于武器的人工智能,面对一切政府和军事相关的订单,谷歌都慎之又慎。
为了恪守“谷歌正确”的理想主义,谷歌推掉了一个人人垂涎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同谷歌做一样的选择。
另外,“和军方合作就等同于支持战争”这种看法也有人提出了质疑,华盛顿大学教授、《终极算法》作者Pedro Domingos就在Twitter上向Google员工喊话:“如果前几代技术人员都像你们这样,拒绝国防相关的工作,我们现在就不会有互联网,也不会有Google。”
今天全世界每天都在使用中的互联网、移动电子设备、GPS,这些产品最初的推动者,也确实都是美国军方。并且谷歌事实上一直都有和军方合作,例如Google Earth就跟五角大楼有较为深度的整合。
各家的AI技术均在落地应用中,一家垄断一个领域的时代已经终结。如果还相信自己的王国规矩自己定,那么谷歌只能是一次次被争论所撕裂,而后一次次的掉队。
从谷歌创立至今,云计算似乎不曾成为谷歌的“重点发展对象”。
Google,来源于英文单词”googol",是天文数字的意思。正如Google这个名字一样,谷歌的产品已囊括多个领域,搜索引擎、智能手机、智能硬件设备、自动驾驶、AR地图、物联网……这些产品的研发、更新、市场拓展都进行得极快,但新闻快讯里却难以看到谷歌云的身影。
1996年8月,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基于斯坦福校园网络共同创建了谷歌,此时搜索引擎是谷歌的第一个项目,也是让谷歌成功打败雅虎并得以立足的产品。
八年后,谷歌将目光转向了邮件。2004年谷歌面向公众推出内存为1GB的电子邮件应用Gmail,较大的内存和稳定快速的搜索功能让Gmail迅速打败当时市场上其他邮件产品。接连两次的巨大成功让谷歌于同年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上市公司。
2005年,拥有先进技术的谷歌推出了自己的地图应用。该产品已成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地图服务,在地图服务方面谷歌几乎形成了垄断局面。2006年,谷歌击败微软、雅虎和知名传媒公司维亚康姆顺利收购YouTube。
2007年4月14日,谷歌正式收购网络广告服务商DoubleClick,进一步加固自己的广告帝国,也就是说长期以来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主体营收来源是广告。一年后谷歌又推出了Chrome浏览器以及安卓操作系统手机,推出安卓系统的谷歌在这一时间段里将注意力又集中于了安卓设备的研发
2010年10月,谷歌宣布进军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并聘请了来自“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挑战赛(DARPA Challenges)”的一些最好的工程师来参与研发,这些无人驾驶汽车也将会用谷歌自己的地图进行导航。2012年谷歌又推出了拓展现实眼镜Google Glass,这个似乎只属于未来的前卫装备由一个神秘的谷歌X实验室所负责,如此科幻电影的情节让谷歌赚足了眼球,相关新闻也是层出不穷。
2014年1月24日,谷歌正式收购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DeepMind,向外界表明了自己要围绕人工智能大干一番的雄心壮志。智能手机、智能冰箱、家用智能扬声器各种产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皮查伊也将谷歌定位成了“AI优先”的公司,谷歌在此时将AI能力视为重中之重。
在谷歌内部“Cloud(云计算)”、“AI(人工智能)”、“ML(机器学习)”融合成了一个词,即“Cloud AI & ML”,这几项正在并驾齐驱的发展着。
云计算是大势,说谷歌云一直以来不受重视这样的观点似乎也过于偏颇。若是将云服务拆解为两部分,只能说谷歌对于技术从未忽视,但除技术之外的其他方面确实从不被重视。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对于企业来说亦是如此。即便是谷歌这样的大公司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重心。种种迹象表明,“云”对于谷歌来说越来越重要——
技术方面,根据其在2月初发布的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谷歌母公司Alphabet对云和硬件方面的投入增加,当季资本支出较市场预期高出逾25%,至71亿美元,其中谷歌的资本支出同比大涨80%,至68.5亿美元。
谷歌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增长率高达93.9%,这一数据终于超过了所有对手让谷歌名列第一,可见其加码云计算的决心。一直加码研发的谷歌仍将希望押注在技术上,以期改变谷歌云业务营收状况的不尽如人意。
销售方面,2月12日谷歌云的新任CEO、前甲骨文执行官库里安(Thomas Kurian)在高盛科技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谷歌将在云业务销售方面投入更多,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云计算竞争,与亚马逊和微软一较高下。”
至于效果如何,恐怕还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有所体现了。
原文来自:
本文地址://gulass.cn/google-cloud-lost.html编辑:王浩,审核员:逄增宝
Linux大全:
Linux系统大全: